堂吉伟德
据8月11日央视网报道,8月1日,在湖南长沙,一位21岁的女孩,被高空突然坠落的物体砸中,不幸离世。而这块夺命坠落物,警方初步判断,是从一栋高层住宅的外墙脱落下来的。尽管事故的最终结论警方还在论证之中,但该小区物业在去年就发现了疑似事发的楼栋存在渗水等风险,已申报了专项维修资金,可实质性的维修,却迟迟没实施。
“人在路上走,祸从天上掉”,此番事件再次牵出了房屋“养老”问题。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明确规定,普通房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平均年龄已超过20年,大量建筑进入“中老年期”,外墙脱落、电梯故障、管道老化等问题频发,安全隐患突出。
随着房屋维修需求的激增,维修资金的使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低与房屋维修需求增长的矛盾也愈发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申请程序繁琐,需“双三分之二”业主同意,二是现行规定对维修资金使用范围界定较狭窄,三是审批流程冗长,涉及业委会、物业、住建部门等多环节审批,导致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率不高,绝大部分依然躺在账上“睡大觉”。
为此,多地已在寻求破局之道,通过简化流程和放宽使用范围等突破制度性障碍,让房屋维修资金真正“活起来”。比如,北京针对电梯故障、消防隐患等6类紧急情况,无需业主表决,由业委会或物业直接申请,政府部门24小时内响应;上海通过“随申办”APP实现维修资金使用电子投票,支持业主远程参与,表决周期从30天压缩至7天;广州单次维修费用低于2万元的项目,由物业公司先行垫付,事后公示即可,无需事前表决。房屋维修资金的松绑逐步进入了快车道。
不过,对即将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房屋来说,仅靠给维修资金松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早期归集的资金收入来源有限,利息收入很难应对通胀和维修成本上涨,一些老旧小区的维修资金归集不足甚至没有。近来住建部提出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其中就包括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
房屋维修和保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方面,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是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在房屋“检、诊、治、管”全流程引入多元主体,形成资源聚集效应,诸如苏州市启动的“房屋医院”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二是可以以既有的房屋维修基金为主体,通过发展“房屋养老金”商业保险产品,形成多元保障体系,再辅以制度创新、管理优化和技术赋能,从而唤醒“沉睡”资金,为房屋“养老”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恒瑞行配资-恒瑞行配资官网-配资操盘股票-股票配资怎么玩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